金秋时节,我来到扬州,参加全国税务系统青年才俊示范培训班。此时的北方,正是山山黄叶飞,而扬州的秋天,却让我这个北方人,感受到盎然的春意。

初到税校,正值傍晚,暮色四合,校园内树木繁茂,蓊蓊郁郁。第二天清晨,我早早出门,晨光熹微,鸟儿啁啾,绿意映入眼帘,沁人心脾。与北方的秋天不同,这里的秋天触目皆绿,浓浓淡淡的绿,深深浅浅的绿,错落有致的绿。

校园内遍植香樟,高大的香樟绿冠婷婷,姿态优雅,夹道而立。香樟是江南的特色树,“樟”者,“章”也,在古人看来,樟树与文章著述、立德立言有关。我曾读《南史》,其中《王俭传》有云:“栝柏豫章虽小,已有栋梁气矣,终当任人家国事。”可见,章(樟)与栝(圆柏)、柏(侧柏),同为理想的比德之树。十年树木,百年树人,校园遍植栋梁之树,吾辈亦应立志做栋梁之材。

除香樟之外,校园内还有很多北方少见的树种。教学楼附近种着广玉兰,图书馆前种有栾树、朴树,还有庭前栽种的石楠,回廊旁的枇杷、缓坡上的棕榈、槭枫、小叶女贞……浅碧浓深,生机勃发。

广玉兰,我是第一次见。其干雄伟挺立,其叶深绿油亮,叶之形大如成人之掌,叶间可见或白色或绯色的果实,据说花开时节,其花大如莲,其色白如玉。

最有趣的当属栾树,绿叶枝头还缀着一串串橙红色如灯笼般的泡泡果,艳丽斑斓的颜色,让人误认为是栾树之花,其实不然,这是栾树的果实,俗称“灯笼果”,是校园内万绿丛中的那一点红,格外调皮。

寻绿,寻绿,扬州秋来,仍一片春意。我记得幼时学过杜牧的诗句“青山隐隐水迢迢,秋尽江南草未凋”,当时我读的版本是“秋尽江南草木凋”,而今才知,原来,“草未凋”才是杜牧歌咏的扬州啊。

行至操场旁,但见围墙畔翠竹数竿,竹影处早已有人或捧书默诵,或朗声晨读;操场上,有人在大步奔跑,挥汗如雨。莫道君行早,更有早行人。久违的校园氛围,让人倍感亲切,只争朝夕的精神,更是催人奋进。

我绕着翠竹一路行来,只觉得翠竹也有了税苑学子的精气神,在晨光中昂首而立、别具风姿。扬州著名画家郑板桥,一生酷爱画竹,他曾有诗写道:“四十年来画竹枝,日间挥写夜间思,冗繁削尽留清瘦,画到生时是熟时。”试想,若没有日夜构思,勤学苦练,又哪儿来的跳出窠臼、推陈出新,终成一代书画大家呢?

我从北方来,走进扬州的秋光里。我带着关于税收、关于人生的思考而来,感受到了税苑满园的春意。扬州秋日,因这满目绿意,更因这昂扬精神,虽不是春光,却胜似春光。

自然有四季,人生亦有四季。若心中有信仰,行路有方向,奋力奔跑,不虚度每一天的光阴,那么,我们的人生便是郁郁葱葱的春天,我们的心中就会充满勃勃生机。

作者 gengduyw